来源:外国语学院党委 作者:侯越玥 审核:杨智军 上传;许寅寅
2019年12月,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获批校级首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周期内,外国语学院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对标高校党建标杆院系“五个到位”建设要求,立足学院实际,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和共同提升。
发挥党建发展新势能,夯实专业建设新“高度”。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党委在党建引领、思想凝聚、组织保障中的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学院形成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学院工作的开展。培育创建以来,党委结合学科专业设置,按照教师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学生党支部建在专业上的原则,目前,党支部已由原来的5个党支部调整为7个党支部,支部设置更加科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活力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为支部党员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坚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反馈,合力促进学院发展。获批创建以来,学院成功举办“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三大赛安徽赛区决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建设暨翻译研究国际会议;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坚持党的思想为统领,加强党建引领新“准度”。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积极向高层次人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多的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被吸引和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规定动作”,全体教师在2021年暑假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专题培训,搭建起“大学英语读写译”、“日语”、“英语阅读”等多个省级、校级重点课程思政工作坊,提升了教师思想站位和思政育人水平;发扬民主、强化监督,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领域,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深化作风内涵建设,从严管理干部、从严要求教师、从严教育学生,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学院安全保障体系、综合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等,保障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平稳开展,近年来,学院未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舆情事件。
推进党员团队示范作用,提升带动引领新“力度”。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在教育教学、学科科研、管理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支部党建载体建设,实现党的工作有形覆盖,党的力量有效支撑,实现师生党员更加有为,支部团队更加有力,学院党建工作更加有效。建设周期内,学院2名教师先后获评安徽省教学名师;1名教师荣获淮南市学科名人称号;1名教师荣获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入选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1名教师荣获安徽省教坛新秀;1名教工党支部书记荣获安徽省课程思政名师称号;1名学生党支部书记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党委委员留校驻守,为学生们保驾护航;学工辅导员队伍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驻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走进宿舍与同学们谈心交流,缓解大家的焦虑,增加学生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发挥联系群众纽带的作用,为学校防疫制度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聚焦实践育人新格局,彰显时代党建新“温度”。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围绕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开展活动,引领党员开展社会实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践活动锤炼党性修养。学院教师党员深入乡村振兴一线,走进群众,走进乡村,主动担当作为,投身到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中,认真履职尽责,为乡村发展赋能,得到普遍赞誉;选派优秀党员学生参与扶贫顶岗支教,围绕“扶贫先扶智”这一主题,真正发挥组织带动、工作带动、队伍带动、榜样带动作用,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学生党建品牌“小松”大学生实践团队疫情期间开拓“云上聚力+网格帮扶”模式,志愿服务覆盖到安徽省12个村镇近40名留守儿童,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大课堂中展现青春力量,2020年荣获团中央表彰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称号;2021年学院党委利用建党百年契机,带领师生党员探访淮南市和周边城市红色资源,并组织党员在假期深入家乡红色基地进行学习调研,2021年的“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三下乡主题活动中,外院再次荣获团中央表彰,被授予优秀报道团队荣誉称号,成为淮南师范学院实践育人的标杆。
外国语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标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增强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守好高校党建阵地,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